(相關資料圖)
6月30日,福建一女子因給生活不能自理的爺爺洗澡,引發了網友爭議。孫女回應稱:有人覺得我不尊重老人,但爺爺拉扯自己長大,給爺爺洗澡,沒什么不好意思,孝心不分男女。(7月2日《太原廣播電視報》)
這則“孫女給癱瘓的爺爺洗澡引發熱議”的新聞跟帖里,有贊成者也有反對者。反對者主要說的意思是這樣幾種:其一,男女有別,即使是自己的爺爺也不合適,即使孫女自己不尷尬,爺爺也會不好意思;其二,要是真孝順爺爺,何不給爺爺請個男護工;其三,作為孫女應該知道有所為有所不為,比如可以請男性朋友幫個忙。
總之,反對的網友的“論點”就是男女有別。不過,更多的網友表達的則是贊美、支持、同感,認為這就是我們倡導的孝道。一位男性網友說出了自己的經歷:媽媽腦出血兩次,開顱一次,現在不能說話了,上下床都要有人抱著,插著尿管,每天上廁所、洗澡、換紙尿褲的都是我,我是家里的獨生子,沒覺得有什么,小時候媽媽就是這樣愛我的,現在換成我用她愛我的方式愛她了。一位女性網友也說出了自己的經歷:我也是這樣給90多歲的姥爺洗澡的,自小是姥姥姥爺撫養我長大,沒覺得不好意思,都是應該的。
類似于“孫女給爺爺洗澡”引發熱議的事情,還不止一起。今年2月份,河南鄭州一位外孫女給90多歲姥爺洗澡的新聞,也引發了熱議。有人說這是對老人的不尊重,有人說“男女有別”還是有一定道理的。其實,現實生活中,“給異性親屬洗澡”是十分常見的,只是在互聯網時代之前,沒有成為輿論關注的熱點而已。
孝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,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。所謂美德,就是老人需要幫助時,晚輩伸過來一只溫暖的手;需要談心時,遞上來一顆火熱的心;需要關心時,送上一句親切的問候。給自己家人洗澡是子女的孝心,但凡老人能自己洗澡誰也不會讓孩子們幫助。再說了,“小輩給長輩洗澡”其實與“長輩給小輩洗澡”沒有什么區別,我們小的時候,父母爺奶給我們就是這樣洗澡的,等他們老了的時候,我們給他們洗洗澡有何不可?
而且還需要知道的是,凡是這種情況都是特殊情況。比如,家里沒有“合適幫助洗澡的家庭成員”。當然,還有人說:即便“孫女給爺爺洗澡”可以接受,為何非要傳播這種視頻?這不是顯擺嗎?這不是蹭流量嗎?其實,這樣的傳播反而是一種正能量,傳播真善美沒有什么不可以的,這也是對孝道精神的傳播。
因此,別什么都拿“男女有別”說事,孝心沒有“男女有別”,個別人別辜負了他人美好的孝心。(郭元鵬)
標簽: